主办单位: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
合作单位:南方新闻网
粤ICP备10233762号
广东河源连平县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邑,在历史上曾有“声名文物冠珠江”之美誉。自明末崇祯七年(1634年)开州建置以来,连平涌现了不少名仕显宦,其中,以有“一门三世四节钺(督抚),五部十省八花翎”之称的颜氏家族为代表。
连平颜氏,自崇祯年间由福建漳州府迁徙而来,秉承颜氏家训,在连平凤凰山下辛勤劳作,开枝散叶,至第三代始方有子弟通过科举步入仕途;第五世颜希深在泰安知府任上发现《官箴》碑后,将此定为家族为官必遵循之家训,不但自己做了一代清官,还培养子孙数十人成为廉吏,从祖父到孙辈,均官至总督、巡抚,成为清代有名望的二十八世家之一。“一门三世四节钺,五部十省八花翎”,这副原挂在连平颜氏故居“宫保第”的对联,概括和蕴藉了这一显赫官宦世家的历史和殊荣。
颜氏一门
在清代乾隆、嘉庆、道光、咸丰年间,颜氏一门走出了“一抚三督”:颜希深官至云南巡抚,诰授光禄大夫(正一品);其子颜检官至直隶总督,诰授荣禄大夫(从一品);孙颜伯焘官至闽浙总督,诰授荣禄大夫(从一品);孙颜以燠(颜伯焘堂弟)官至东河总督,授资政大夫(二品)。祖孙四人曾任职于清代六部中的五部(礼部、户部、工部、刑部、兵部),在十省(山东、山西、河南、河北、陕西、云南、贵州、福建、浙江、湖南)中担任过重要官职。其中颜检得到了清王朝的最高殊荣——赐穿黄马褂和最高嘉奖——赏戴花翎,颜希深、颜伯焘也分别被赏戴花翎。除以上三人外,颜氏一门还有五人得到朝廷赏戴的花翎:颜培尊、颜培文、颜培高、颜培瑚和颜仲俊,共计“八花翎”。故有“一门三世四节钺,五部十省八花翎”之称。
如此显赫的家族,在河源乃至广东、全国都是罕见的。难能可贵的是,颜氏三代均以“三十六字《官箴》”为家训,且政绩卓著,官声良好,在当时,与武将世家赖家并称“文颜武赖”。
家训摘编
三十六字【官箴】
吏不畏吾严,而畏吾廉;
民不服吾能,而服吾公。
公,则民不敢慢,
廉,则吏不敢欺。
公生明,廉生威。
【译文】
属下不惧怕我严格,可是敬佩我清正廉洁;百姓不一定佩服我有多大的本领,但会佩服我公正无私。公正无私百姓就不至于心存轻蔑;为官勤廉,属下就不敢犯上或蒙骗。公正无私产生明察,为官清廉产生威望。
家训点睛
连平颜氏,是“三十六字《官箴》”的传承者、传播者和实践者。“三十六字《官箴》”是何人所作,现无法考究。碑文首刻者是明代户部侍郎兼山东巡抚年富。明孝宗弘治十四年(1501年),顾景祥(号贞庵主人)任山东泰安知州时,刻于泰安州衙,用于鞭策自己。清乾隆十八年(1753年),颜希深任泰安知府时,偶在衙内的残壁中发现此碑文,感受颇深,遂将此碑重刻,并附以跋文,立于官署内西厢房,当作座右铭。同时,他将“三十六字《官箴》”传于子孙,教育后代,要求他们应时常学习《官箴》碑文,牢记前贤做官格言,兢兢业业,以“公”和“廉”来严格要求自己。其子颜检、孙颜伯焘谨遵祖训,均刻碑作跋以明志(按:现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的《官箴》石碑,文后有五篇跋文,其中三篇是颜氏三代所作),为官均携碑上任,且以《官箴》为做官准绳和准则。颜氏三代积极践行《官箴》中所提倡的“公”“廉”观,累世为官,均两袖清风、廉洁奉公。这段短小、精焊而又富有哲理、令人振聋发聩的文字,也曾是历史上许多“清官”的座右铭,并多次被党和国家领导人引用。
官箴碑
●颜氏三代题跋原文
颜希深题跋
右箴言约意深,为居官之要领。明孝宗时,贞庵主人①为州牧,曾勒石自警,余不敏,典守是郡,偶于科房破壁中见之,心有所会,因移置署侧之西轩,以当座右铭,后之来者宁勿有感于斯箴。
乾隆二十有三年戊寅孟春下浣颜希深谨跋
【注释】
①贞庵主人:指明泰安知州顾景祥,号贞庵主人。
【译文】
右边的箴言文字虽然简单,但其意义却十分深刻,是做官的要领。明孝宗年间,顾景祥任泰安知府时,曾将该箴言刻石竖碑,用来鞭策自己。我不聪敏,出任该知府后,偶然在旧办公厅的残壁上见到此碑文,心有体会,于是重新刻碑,置于西厢房,当作座右铭。亦使后来接任的人,见此箴言能有所感受。
乾隆二十三年戊寅年正月下旬颜希深谨跋
颜检题跋
先大夫守泰安郡,得贞庵主人石刻于科房破壁中,因移置署内西偏并跋其后,此乾隆戊寅年事也。先一年丁丑,检生于郡署;庚辰,随任济南,幼小无知竟不识有此事。庚戌,检以仪部郎扈跸山左,从公鲜暇,郡齐咫尺,未尝一游。癸丑,检出守吉安,复取道梁父,时守郡者徐君大榕为旧识,乃得遍览署内户庭以识降生之所。追忆膝下游嬉情景,不禁怆然而返,又未获一至西轩摩抄手泽。嘉庆甲戌七月,都转山左鹾政①,泰安令汪君汝弼以所拓石刻数十本见寄。检再拜受读,知先大夫扬历中外数十年,以诚事君,以德及民,以廉驭属,至今民怀吏畏,犹津津然称道不衰。其所以整躬待物,操持原有本也。检仰承先志,惧坠家声,益兢兢焉,以廉隅自饬。今奉命来抚浙江,因重摩上石,嵌诸厅壁,俾凡有位者皆可奉为官箴,且志先人明训于不忘云尔。
嘉庆二十年乙亥仲秋连平颜检谨跋
【注释】
①鹾(cuó)政:盐务。
【译文】
先父任山东泰安知州时,在科房旧壁中得到了真庵主人的官箴石刻,依原文重刻立于府内西厢房,并在后面题了跋言,这是乾隆戊寅年的事。在此一年前,我出生在府内。庚辰年,随父亲到济南任上,当时因年幼无知,竟然不知道有“官箴碑文”这件事。庚戌年,我以礼部仪制司员外郎跟随圣驾到山东,因为公事繁忙没有时间,虽然距离泰安很近,但也没有去一下。癸丑年,我出任江西吉安府知府,再次途经泰安。当时泰安知府梁大榕是我的旧相识,前往拜访,顺便游览了府内的所有建筑,从而认识了我的出生地。回忆童年时代在那里追逐游戏的情景及回忆已逝的父亲,不禁感慨万分,伤感而返。因此又没有到西厢房去观摩先父的手笔。嘉庆甲戌年七月,从京城调任山东盐运使,泰安知府汪汝弼将署内的“官箴”碑文拓片寄了十几份给我,再三拜读之后,才知道先父为官数十年,都是以忠诚替朝廷办事,以德泽惠及百姓,以廉洁领导下属,至今百姓怀念,僚属敬佩,并且还津津乐道,赞赏不休。我父亲之所以会这样受人尊敬,是因为他严格地按“官箴”来要求自己。我继承先父遗志,惧怕损坏家声,就更加兢兢业业,以“廉洁”来要求自己。今天奉命来浙江任巡抚,因而按原碑拓片制成石碑,镶嵌在大厅的墙壁上,让所有公职人员都可作为居官的座右铭,及永记先辈的教诲。
嘉庆二十年乙亥年八月连平颜检谨跋
颜伯焘题跋
嘉庆甲戌,伯焘入翰林,假省之江,家大人示以先祖所刊箴词,命之曰:“尔今筮仕,宜审官方,此先正格言,实亦祖训也”。伯焘受而藏之,道光壬午,伯焘授延榆绥道,家大人复命之曰:“尔今外补,吏事民事胥尔之责,时玩箴词,勉之毋懈”。伯焘敬携以之任。治吏治民愧无报称,然不敢不以公廉自励。同僚知有此本,争索不继。五原复乏雕人,爰邮乞长安令张爱陶①前辈重摹上石置碑洞,以广其传云。
道光甲申立秋日连平颜伯焘谨跋
【注释】
①张爱陶:即时任长安知府张聪贤,字爱涛,颜伯焘在跋文中笔误为爱陶。
【译文】
嘉庆甲戌年,伯焘中进士入翰林院任职,期间借新进士巡游之机顺便到浙江去省亲,家父(时颜检任浙江巡抚)拿出祖父(颜希深)所刻的“官箴”拓文教育我说:“现在你已进入官场,应当认真地学习做官的原则,这碑文是前代贤人的做官格言,同时也是祖父的遗训”。伯焘接过后把它保存起来。道光壬午年,伯焘调任陕西延榆绥道道台。家父又赠予其杭州刻碑拓本,再次教育我说:“你现在为地方官了,负有替老百姓办事以及督促属下做好工作等责任,要经常以官箴来要求自己,不可松懈”。伯焘恭敬地带着箴词到任上去并作为日常工作的指导。惭愧的是,在管理下属,替老百姓办事等方面,无突出的表现,不值得赞扬。然而却不敢不时时以“公廉”二字来告诫自己。同僚们知道伯焘有这本官箴,都争着向我索取,以致无法满足。因本地缺乏雕刻工匠,只好将官箴拓本邮给长安知府张爱陶前辈,请其按照碑文再行刻制成碑,置于碑林,以使箴言更好地广为传播。
道光甲申年立秋日连平颜伯焘谨跋
●颜氏故居简介
宫保第
宫保第,位于元善镇瓦背一街,建于清嘉庆年间,是颜检诰封为太子少保时所建。
宫保第座北向南,进深三栋34.3米,面阔29.4米,占地面积1088.4平方米。采用砖、石、木、瓦、石条等材料建成。瓦项悬山式。举架为抬梁式木构架。内面大厅、住房与廊相连。天池较大。屋内共竖石础木柱20条。正门的两侧置有用青石料雕成的石鼓两面。鼓呈圆形,直径68厘米,厚26厘米。鼓下安有石雕垫座,呈长方形,长88厘米,宽46厘米,高50厘米,石鼓与垫座之间雕饰有一小狮。屋的外墙均用鹅卵石、石灰混和夯筑。
此屋的门额原挂一木匾,上书“宫保第”三字。屋门两旁挂木质楹联一副,刻文“一门三世四节钺,五部十省八花翎”。屋内原存皇赐之“福”匾及楹联、书、画、装饰品等甚多,因历时多年,均已失散。
颜检墓之墓志铭
颜伯焘别墅
颜伯焘别墅,位于河源市连平县城西约1公里处的西门岗,建于道光二十一年(1841年)。
颜伯焘别墅座北向南,平面呈椭圆形,面阔80米,进深120米,占地面积9600平方米。四周筑高3米、厚0.5米的石砌围墙。围墙南开设一门,宽2米。入门2米处有一半月形月塘,面积约400平方米,塘中砌宽1.5米的石砌路通入内建筑。内面的建筑采用火砖、河石、木、瓦等材料建成。整栋别墅树木葱茏,鸟语花香,环境甚为幽静。颜伯焘在此闲居了十二年。现原建筑尚存月塘、部分围墙和一株银杏树。
颜伯焘墓
河帅第
河帅第,座落在元善镇前进六街,建于清代,是东河总督颜以燠所立。
河帅第座北向南,面阔47米,进深三栋34米,占地面积1598平方米。石砌墙基,泥砖砌墙,瓦顶悬山式。前栋跌水高度3.2米,后栋跌水高度3.8米。现建筑主体基本完好,但由于已成为民居,部分已拆建。
广东连平颜氏纪念馆(与连平博物馆合为一处)
●专家及后人述评
三十六字《官箴》的启示
颜氏累世为官,均把官箴刻立在自己办公的地方,时刻警示自己,要堂堂正正做人,清清白白为官,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,同时,也赢得了乾隆、嘉庆、道光皇帝的信任和器重,才有了颜氏“一门三世四节钺,五部十省八花翎”的兴旺家族。颜氏三代为官均是忠臣、好官、廉政的模范,是我们为官者学习的榜样。
为官者必须严以律己。律己,指不受外界的约束,根据自己的良心自己约束自己。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,对律己的要求极其严谨,《论语》中记载了曾子的自律要求,“吾日三省吾身,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他时时刻刻检讨自己有没有违反道德的行为。了思更主张慎独,即使一个人独处,远离领导和群众的监督时,也决不做任何非分之想。逢艳艾于私室,见金于旷野而毫不动心。孔子则主张“躬自厚而薄责于人”,即是“待己也严以周,待人也宽以约”,永远不要谋取不义之财。“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”。古人的这种严格的自律精神,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。但是在今天商品经济的社会里,这种严格的自律精神不容易做到。因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,使人们的尊卑观、荣辱观、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追求物质利益的强烈动机在社会现实中突出地表现出来。等价变换的原则不可避免侵入到政治生活中,以致出现了以权谋私、钱权交易等腐败现象。不少干部在金钱、美女面前乱了分寸,丢了原则,抛弃了人格,堕落成为腐败分子,栽了跟头。我们一定要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,对国家公务人员,特别是掌握了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,要施行组织监督和个人自律相结合的原则,加大管理的力度。监督不力或放弃监督,就容易出现邪气压正气的现象。同时,要谆谆善导每个党员干部,时刻警示自己,既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,又要保持一种“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”的心态,切不可因恶小而为之,不要贪图小利而失去大节。要管住自己的嘴,不要乱吃乱说;要管住自己的手,不要乱拿乱占公家的便宜,避免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。自觉地遵章守法,不断调整和规范自己的行为。
为官者还必须清廉公正。因为只有清廉才能扬正气,抑邪恶,才能底气足,指挥灵。颜氏为官传承的官箴一语道破了真谛:“吏不畏吾严,而畏吾廉;民不服吾能,而服吾公。”为官者都应当以此为座右铭。公正,是为官者最为宝贵的品格之一。因为只有公正,公平,才能真正使老百姓信服。不公平、不公正是混乱与无序之根源。古人还说:“政者正也”,是讲为政者必须身正行直,办事公道,不以私害公。又说: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”群众对领导干部是要听其言,察其行的。当领导,意味着有某种职位权力,而实施有效的领导,只有职位权力是远远不够的。对人产生影响力的可能是非职务权力,即人格的魅力。“其身正”的领导,不仅会赢得人们的尊敬,更会赢得人们的爱戴。只有尊敬和爱戴的双重感情作用下,人民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领导。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的党员干部大多数是好的和比较好的。但是也有少数的党员干部,在他们的头脑中封建腐朽思想仍然占据着上风,热衷于追求腐朽的生活方式,不能正确地对待手中的权力。他们的许多行为,严重地败坏了人民公仆的形象,给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。要实现我们党提出的宏伟目标,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至关重要。如果我们的干部都能够清廉公正,品行高尚,必然会产生巨大的人格力量和道德感化力,对社会的发展将起到重大的领导和示范作用,我们的事业就会充希望。(广东连平县文联原主席 谢鼎远)
弘扬优秀历史文化 传承《官箴》廉洁从政
颜氏三代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廉洁从政的典范,也可以说是当今各级领导干部学习的典范。共产党员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促进者、实践者,先进文化的倡导者、传播者。我们倡导的先进文化,也涵盖、包融了优秀传统文化。古代从政箴言“三十六字《官箴》”,是中国数千年积淀下来的廉洁文化的精髓,它所提倡的“公廉”观,对于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,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。只有积极践行“公”和“廉”,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立党为公、执政为民,廉洁奉公,干净干事。
在贪腐成风的清代官场里,颜氏三代能够标举公廉大旗,做到廉洁自律,实属不易,值得我们敬服和学习。煌煌官箴警后人,先哲德行代相传。当前,我们党正大力推进党风廉洁建设,努力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,党风、政风发生了可喜的变化。但是,在完善体制的同时,我们也不能忽视思想道德教育。只有教育、制度、监督三者并重,才能更好地从源头上预防腐败。如果每一位领导干部,都能按照“两学一做”和“三十六字《官箴》”去要求自己,清清白白做官,堂堂正正做人,警钟长鸣,党风廉洁建设必能开创一个新的局面!(连平县博物馆馆长、廉政教育基地主要管理人 胡小江)
颜氏三代是官箴的承传人和践行者,泽及后世
连平颜氏三代是“三十六字《官箴》”忠实的承传人和践行者。他们在各自的任上为国为民做了不少有益的事:颜希深出仕后,“法尚清平,政绩卓著”。在山东督粮道任上,为拯救德州水灾灾民,敢于接受其母何太夫人的倡议,在来不及申报朝廷的情况下,果断地开仓放赈,救活了十几万灾民。事后,有人上表参奏何太夫人擅开公仓,要求依法严惩。乾隆皇帝阅奏表后,拍案而起,怒日:“有如此贤母,拯救灾民,不知保荐,反上奏参劾,实不足示激励也。”翌年,乾隆皇帝召见何太夫人母子,嘉勉其开仓赈灾之举,并封何太夫人为一品太夫人,擢升颜希深为贵州巡抚、加节制通省兵马衔。后任兵部右侍郎,其事迹载入《汉族名宦列传》。颜希深之子颜检“清白存心,精勤任事”。在任直隶总督时,对前任遗留下的关于提高地租及追缴13万两欠银的悬案,曾“疏清复旗租原额以纾民力,积欠得全部减免”。在浙江巡抚任上,大力兴修杭州西湖水利,任福建巡抚时,体恤民情,奏请废除进贡荔枝树和素兰心的惯例。复任直隶总督时,制止了每亩地增收银一分的做法,减轻了该省农民的负担。颜希深之孙颜伯焘“娴习吏治,所至有声”。道光十七年(1837年)在云贵总督任上,力排众议,设址建造云南滇池石牌(即水闸),使大片农田得以保全。道光二十年(1840年),鸦片战争爆发,颜伯焘调任闽浙总督,上任伊始,他坚决主战,立即组织军民加固海防设施,积极练兵备战。他还上奏道光帝,参劾水师提督陈阶平告病逃避战事,力陈广东抗英形势严峻,要求立即撤换奕山、隆文、杨芳等投降派官僚,提出起用林则徐和挑选得力将领共同御敌的主张。在厦门抗英斗争中,他身临前线,英勇督战,虽敌我力量悬殊,仍“屡败屡战”……
清代中叶,连平颜氏家族成为当时举国闻名的“二十八世家”之一,声名远播。特别是颜氏祖孙三代,面对清朝腐败黑暗的现实,承前启后,三次将“三十六字《官箴》”勒石立碑,使这段旨在廉政勤政的为官名言广为流传,泽及后世,更为后人所景仰。(连平县政协委员、县文联副主席、县关工委副主任 张力中)
附件:
主办单位: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
合作单位:南方新闻网
粤ICP备10233762号
nyqfw@gd.gov.cn
投稿邮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