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源连平颜氏,自崇祯年间由福建漳州府迁徙而来。第五世颜希深在泰安知府任上发现《官箴》碑后,将此定为家族为官必遵循之家训,不但自己做了一代清官,还培养子孙数十人成为廉吏,成为清代有名望的二十八世家之一。“一门三世四督抚,五部十省八花翎”,这副原挂在连平颜氏故居“宫保第”的对联,概括和蕴藉了这一显赫官宦世家的历史和殊荣。详细>>
连平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邑,在历史上曾有"声名文物冠珠江"之美誉。自明末崇祯七年(1634年)开州建置以来,连平涌现了不少名仕显宦,其中以有"一门三代四督抚,五部十省八花翎"之称的颜氏家庭为代表。
在清代乾隆、嘉庆、道光、咸丰年间,颜氏一门走出了“一抚三督”:颜希深官至云南巡抚,诰授光禄大夫(正一品);其子颜检官至直隶总督,诰授荣禄大夫(从一品);孙颜伯焘官至闽浙总督,诰授荣禄大夫(从一品);孙颜以燠(颜伯焘堂弟)官至东河总督,授资政大夫(二品)。祖孙四人曾任职于清代六部中的五部(礼部、户部、工部、刑部、兵部),在十省(山东、山西、河南、河北、陕西、云南、贵州、福建、浙江、湖南)中担任过重要官职。其中颜检得到了清王朝的最高殊荣——赐穿黄马褂和最高嘉奖——赏戴花翎,颜希深、颜伯焘也分别被赏戴花翎。除以上三人外,颜氏一门还有五人得到朝廷赏戴的花翎:颜培尊、颜培文、颜培高、颜培瑚和颜仲俊,共计"八花翎"。故有“一门三代四督抚,五部十省八花翎”之称。
如此显赫的家族,在河源乃至广东、全国都是罕见的。难能可贵的是,颜氏三代均以"三十六字《官箴》"为家训,且政绩卓著,官声良好,成为清代有名望的二十八世家之一,在当时,与武将世家赖家并称“文颜武赖”。